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殡改11年,深圳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3.33亿元

2023-04-04 19:15:59 来源: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罗凯燕 通讯员 深民宣 /文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登/图


(资料图)

追思缅怀,踏青遥寄,是日清明。记者从深圳市民政局获悉,今年清明节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面放开现场祭扫的第一个清明节,预计现场祭扫需求旺盛。深圳市民政部门通过提前发布清明便民措施公告、发起文明祭扫倡议、协调免费车辆接送等措施,全力做好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和安全管理工作。

深圳市民政局提醒,今年清明期间,深圳继续实施预约祭扫措施,请市民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遵守祭祀场所安全规定,服从现场指挥,错峰祭扫、文明祭扫、平安祭扫。

殡改11年 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3.33亿元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殡葬服务上也在不断探索前进,着重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殡葬新风尚。推出基本费用减免成就惠民殡葬,实施“莲池计划”解决治丧难题引出公益殡葬,组织开展骨灰海葬、树葬等生态葬活动,推动殡葬改革,优化服务流程,打造智慧殡葬……诠释诚心为民、让利于民的民政初衷。

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从2012年6月15日起,实施《深圳市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为全体居民实施基本殡葬服务免费。2022年,深圳修订了《深圳市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实施办法》,免除殡葬基本服务项目由原来8项增至10项,减免费用标准由原来2030元提高至2200元,免费标准位居全国前列。实现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免,做到申请“零门槛”和服务“全覆盖”。11年来,深圳共计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约3.33亿元。

此外,深圳市为进一步优化殡仪服务业务、简化办理流程,积极推动智慧殡葬系统V2.0上线运行并持续优化,将大数据功能引入殡葬业务办理,市民可通过i深圳APP进入“智慧殡葬”系统,完成自助报丧、自行购置殡葬用品与服务项目、祭扫预约、骨灰生态葬预约等事项,并实时查询服务进度,进行评价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莲池计划”解决“身后事”难题

生命逝去是人生的终点,困难群众能否体面无忧地送亲属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准。2014年来,深圳坚持实施“莲池计划”,致力于汇聚社会慈善力量,资助经济困难和特殊群体,为不少特困群众捎来福音,解决了他们为家属治丧的难题。

“莲池计划”由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和深圳市弘法寺慈善功德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精准划分资助类别,除了为经济困难群众提供资助减轻经济压力,还对器官捐献者和失独老人提供贴心殡葬服务。同时,深圳市民政局针对低保、五保、重度残疾人的生活实际困难及其他特殊情况,在十项基本殡葬服务之外,如清理洗身化妆等必要支出,予以特别免费,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人生最后一站的“急难愁盼”问题。

让生命回归自然 生态殡葬渐成风尚

3月22日,深圳市第47次海葬、吉田园第16次树葬活动如期在大鹏湾海域举行。本次参与海葬的骨灰共有393具,参与树葬的骨灰共133具。至此,深圳市已累计举办47次骨灰海葬活动,16次树葬活动,近4万具骨灰或洒向大海,或长眠于树下。

市民胡先生表示,参加这场活动,内心经历了“忐忑-感动-感恩”这三个历程。“没来现场之前,不知道活动是什么情况,担心没有仪式感,内心会觉得对不住先人。到了现场后发现,自己多虑了。”胡先生介绍,现场高清LED屏幕、温情动画小短片,还有一片花的‘海洋’,工作人员也体贴周到,仪式庄严流畅,心里的担忧瞬间就没有了,满满都是感动。“这样的仪式凭我们自己很难做到,很感谢举办方在背后的付出。”胡先生说。

2018年,《深圳市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出台,具有深圳户籍的逝者骨灰海葬和通过撒散、深埋等不保留骨灰、不留标识、不单独留名的海葬、树葬等生态葬式,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其中,骨灰海葬按每具骨灰3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其他节地生态安葬按每具骨灰1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此外,为了大力推广节地生态安葬,2021年11月份起,深圳市开始常态化开展海葬活动,全年接受报名,不限时间,达到一定数量便开展海葬活动,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审读:孙世建

关键词: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技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