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包绶子女_包绶

2023-02-07 16:11:43 来源:互联网

1、包公逝世时,包绶年仅5岁。

2、宋仁宗到包公府上祭奠包公时,悯之,遗表授公将仕郎、守太常寺太祝。

3、服除,加承奉郎,覃恩转大理评事。


【资料图】

4、未几,太夫人董氏逝世,又为之守孝。

5、服除,又加承事郎,初调官任濠州团练判官,公事郡守严毅,僚属畏惮。

6、公下车奉公守法,倬有盛誉,守爱重之,遂不以势位自居,凡议事必咨公而后决。

7、事有不可行,公则毅然面折,不苟从。

8、其有补于郡事,不可一二数。

9、秩满解官,人称廉洁,思惠爱,异口一辞。

10、再以覃恩转宣义郎,赐绯鱼,授少府监丞。

11、公夙夜尽心,裁判有序,若素宦于朝者。

12、当涂巨公,剡书称荐,不求自至。

13、咸曰:名臣之后,得是举,宜矣!迁国子监丞,公一提按,典籍遍举。

14、复视公厨,饮食苟且,积弊为甚。

15、一日,发其事而正之,诸吏肃然,弊亦顿革。

16、磨勘转宣德郎,移将作监丞,营缮事,伙而领之,以勤济应期办事,为当时称。

17、旋除通判瀛州,以家贫累重,丐免其行。

18、复以通直郎授少府监丞,视事不异前日。

19、年余,丁所生母孙氏太室忧,公归乡居丧,杜门诲子弟,家虽贫而无一毫有干于乡里,至有未尝识公之面目者。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 就为大家 奉公守法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技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